酒肆弦之

每当我听到这首歌,眼泪也会跟着附和

【雨双】海的那边(1)






“徐队,海的那边还是海吗。”









——王大雨


其实也不是没有见过海。生在海边长在海边,王大雨自己身上都带着晴日里海一般的柔和明媚,面上走显露出阳光碎片似的波光粼粼。因为对大海习以为常,他并没有意识到那一片海域给自己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影响与烙印,直到十四岁那年从沿海离开去到内陆,他才猛然发觉,好像这片海域早就已经贯穿了他所有的思维,语言,行为,甚至是人生。

沿途的怅然若失堵地王大雨口腔苦涩,说不出话,看着景色逐渐从海的腥咸与荒芜变成生机盎然,他依旧在想,自己怎么会离开海,怎么能离开海,怎么就头脑一热地投奔了自己根本不认识的、父母的朋友,义无反顾去了依旧在温润里呢喃的绥城。

他想了很久也没想明白。

绥城。徐无双。父母的朋友。

王大雨手上拿着破旧路边摊买来的五毛钱一张的劣质绥城地图,底下垫着一张露出一角的白纸,停留在原地不停比对着。绥城警察局,绥城警察局……距离这儿交错杂乱的弄堂还有好几个道。他左看一下右看一下,抄着最近的那条路拿起行李箱就走。

当他跨出砖铺的人行道正要踩上斑马线时,一辆机动车紧贴着身边疾驰而过,害得王大雨心惊肉跳——但凡再往前走那么一点就要被撞个血肉模糊了。

明明离目的地已经很近了,跨过这条马路再绕过一个拐角就是,王大雨却感觉自己怎么都迈不出脚步,心底里盘旋着害怕与不甘,还有不愿承认的委屈。不是害怕刚才那样的惊险,不是害怕威严而庄重的警察局,而是害怕陌生的、面目全非的生活。

那封父母让他带给徐无双的信他在路上仔仔细细看了不下十遍,每个字每个词都记在了心里——什么要去国外创业、带着孩子不方便;什么语言不通,教育不同,国外很乱,带着孩子不放心;什么初始资金不够,不想让孩子吃苦;什么定期会汇一笔钱来,作为酬劳……

他们什么都替王大雨考虑到了,却唯独没有考虑到王大雨的心情。刚要上高中就被父母撇在一边,去遥远的内陆找一个自己从来没见过的人,就算王大雨再怎么大大咧咧没心没肺,也愣是憋红了眼眶。

王大雨走进警局时其他人都怔住了——这个看起来不过十五岁的小孩儿为什么提着个行李箱来报案?

听到人家是来找徐无双的后,他们不说话了。



徐无双手上拿着那张纸,视线在王大雨和信之间来回转移,一会儿看向王大雨一会儿看向密密麻麻的字,皱眉,开口问道:“叫什么名字?”

嗯?王大雨从走神中反应过来,有些局促地回答:“王大雨。”

“为什么不叫王大海呢。”徐无双调侃。

这个问题让王大雨愣住了。以前他说出自己名字时,有人笑,也有人皱着眉问他父母为什么给他取这么一个听起来极其敷衍的名字,现在还是第一次有人将他的名字与他生长的地方联系起来。但其实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不叫做王小雨或者王大海。

他们那边也不是没人叫作大海,相反人很多,你叫一声大海甚至会有十几个人回头——李大海,张大海,刘大海……

“可能是因为名字里有大海的人太多了吧。”王大雨回答。

“倒也是,”徐无双坐在椅子上抬眸看他,“你父母可能想让你独一无二一些,嗯,或者是不被海所束缚,面向更广大的世界。”

一本正经的胡话说多了,徐无双咳嗽一声清清嗓子,又补充说:“我没去过海哈,刚刚那些瞎说的。”

那时王大雨就在想,徐无双语文阅读理解题是不是经常满分?



















—————————————


我只负责写开头,不一定会有后文,不要打我,噫。








评论(6)

热度(70)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